汉匠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公司简介
  • 案例展示
    • 寺庙设计
    • 工程施工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寺庙设计装修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浅谈鸱吻的前世今生

作者: 更新时间:2023-02-26 点击数:

鸱吻,是古代大型建筑正脊两端的饰物。鸱吻又叫螭吻,所谓龙生九子,鸱吻是其中之一,而龙生于水,飞于天,人们将它放在屋脊上既是装饰又有兴雨防火的寓意。

浅谈鸱吻的前世今生  第1张

早期鸱吻的形式是类似鱼尾巴的形式,那时它的名称叫“鸱尾”。据考证,鸱尾是在晋代以后出现的。南北朝时期,鸱尾形象在云冈龙门石刻中多见,许多文献资料上也有关于鸱尾的记载。晚唐以后,鸱尾由原来的鱼尾演变成了兽头形,其尾巴比较短,张大口,正吞着屋脊,尾部卷起上翘,因此这时的名称也由鸱尾改变为鸱吻或叫吻兽。

浅谈鸱吻的前世今生  第2张

总之呢,在不同的历史时代,除了鸱吻的名称有所不同外,它的造型也有所区别,也就是说鸱吻的形式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发生变化的。汉代石屋石阙和明器等上的屋脊是用筒瓦垒砌而成的。屋脊两端向上隆起,形状很像后来鱼尾形状的鸱尾。比如南北朝时地面上的陵墓建筑,屋脊上鸱尾的尾身竖直、尾尖向内卷曲,外部又雕刻鳍纹形象,已成为较正规的鸱尾形状。晚唐以后,鸱尾形象演变成兽头形,还发展成了使用涂釉的大型瓦件来制作。我们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亦有出土一件黄釉鸱吻,虽为残件,但其表面覆有鱼身、鸟羽、凤尾、龙爪,底部刻云气纹,通体施黄釉,光彩夺目,延续了唐代鸱吻的敦实风格,线条流畅。详见下图:

浅谈鸱吻的前世今生  第3张

宋代以后,鸱吻的造型都仿效唐代的做法,采用了兽头形。

浅谈鸱吻的前世今生  第4张

到了明清时期,鸱吻的造型也逐渐变成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龙头型,具体形象是龙头双眼瞪目,张着大口,吞着正脊,上部向内弯曲后又向下卷曲,而且鸱吻上还雕刻出龙鳞,栩栩如生。

加入收藏
Tag: 鸱吻
上一篇:修复和保护旧家具
下一篇:滴水瓦——中国古建筑屋檐上的艺术
返回列表

随便看看

  • 浙江龙游古民居见证龙游商帮辉煌历史!
  • 厦:东阳民居古建筑村落
  • 油作-中国古建筑创造知识
  • 岳阳楼景区仿古建筑群居民满意度IPA分析
  • 古代建筑五大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
  • 谈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原理
  • 寺庙园林设计的空间艺术特征
  • 修复古建筑构件断裂的方法
  • 中国十大历史遗留文物古建筑图片分享
  • 衢州古建筑景点之美丽的古城墙遗址欣赏

产品推荐

杭州富阳龙门禅寺总体寺院规划设计

杭州富阳龙门禅寺总体寺院规划设计

寺院重建工程施工

寺院重建工程施工

台州南山善法寺古建筑工程规划设计

台州南山善法寺古建筑工程规划设计

福缘禅寺古建筑工程施工图规划设计

福缘禅寺古建筑工程施工图规划设计

杭州依云寺总体寺院规划设计

杭州依云寺总体寺院规划设计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公司简介
  • 案例展示

    • 寺庙设计
    • 工程施工
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寺庙设计装修

  •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五乡东路1588号

    13957873222

    56189118@qq.com

  • 关注我们

  • 友情链接
广东古建筑公司 寺庙设计公司 郑州办公室装修 电炉丝
Copyright © 寺庙设计布局 浙ICP备19023329号-4
SiteMap